您的位置:首页 >微商资讯 > 微商资讯

马鞍山规划南京最新消息「马鞍山并入南京」

2023-05-16 11:30:05 来源:搜狐

简介:◢ 这片土地是享誉国内外的“中国刃模具之乡”“中国剪折机床第一镇”,为中国工业2.0、3.0的跨越发展做出不朽贡献;◢ 这里走出的“飞毛腿”,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

◢ 这片土地是享誉国内外的“中国刃模具之乡”“中国剪折机床第一镇”,为中国工业2.0、3.0的跨越发展做出不朽贡献;

◢ 这里走出的“飞毛腿”,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代创业者,助推民营经济走向“舞台C位”;

◢ 这里是安徽东向发展的“前沿阵地”,借助“东风”,乘势而为,誓要打造南京周边最重要的卫星城。

从古朴的老街到现代化新城

从繁忙车间到天高云淡的农业园区

从美丽乡村到石臼湖畔

行走博望,抚今追昔

既有老工业重镇的“钢筋铁骨”

也有生态福地的诗情画意

既是创造历史的奠基者

也是开创未来的排头兵

……

数字看博望

产业升级的“先行区”

“博望打铁匠,挑担闯四方。

制下刀和剪,刃口泛青光”。

清朝乾隆年间,

博望铁业更是享有盛名,

有“芜湖的剪子,博望的刀”一说。

博望自古以“造刀”闻名。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,博望的刃模具和机床产业发展迅猛,从生活用刀到工业刀具,再到机床、工程机械配件,刃模具、剪折机床、工程机械配件、优质锻造四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兴起。当地充分发挥临近长三角优势,产品远销各地,被誉为“中国刃模具之乡”“中国剪折机床第一镇”,美名远播全国。

机床和刃模具产业是博望的传统产业,然而,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,再加上企业经营模式单一、家族式管理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,众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“瓶颈”,产业规模也急需提升。

近年来,博望区把推进供给侧改革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要工作抓好抓实。注重培育新动能,在传统机床、刃模具、铸造三大产业基础上,着力培育住宅智能化、新能源汽车、5G通信三大产业。树立了“亩均论英雄”导向,对企业进行ABC分类,激励A类企业引领发展、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、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。

高新技术园区

今年以来,博望区兼并重组企业4户,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.83亿元,同比增长56%,主导产业预计亩均税收为7.5万元,同比增长12.44%,亩均产值160万元,同比增长10.7%。

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,博望区出台了《博望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(暂行)的通知》,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作为科技政策奖励创新活动,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。

今年以来,博望区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,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6家,新建科研平台6家,实现产学研成果转化20项。80多个企业与合工大、安工大、上海交大、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合作项目200多个,其中9个项目列入国家级支持,列入省级支持项目10个,列入市级支持项目12个。博望高新区成功列入全省首批10个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单位之一。

博望区还把专项赛事作为产业发展的“催化剂”,举办了安徽省第六届工业设计大赛智能装备“博望杯·机床暨刃模具”专项赛,以赛事提升全区机械装备制造特色产业群的影响力和竞争力,促进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民生改善的“宜居区”

社会领域关乎民生,连接民心。

2012年建区以来,博望区公共预算的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博望区委、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从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的医疗、教育、就业、住房、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,加大民生改善,着力攻坚克难,民生保障安全网织密织牢,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得到解决。

教育方面

博望区在全省率先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,投入资金3500万元,大幅改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;深化教师队伍建设,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“县管校聘”管理改革示范区;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,启动丹阳中心学校移址新建前期工作,建成荣博、新博幼儿园。今年9月份,马鞍山二中博望分校正式开学,结束了全区无高中的历史。

博望河新貌

医疗方面

2016年9月,市人民医院牵头与博望区签约,组建了该区第一个“医联体”,通过实行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,构建责任共同体。除了寻求“外援”,该区还练好“内功”,高规格打造综合性医院。

2018年7月,博望区人民医院项目开始了项目招标、用地征迁等前期准备工作。该医院投资概算3.2亿元,含门诊、住院楼、急诊等多项功能,预计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。

董山里

文化方面

该区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图书馆、文化馆、悦书房、数字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。新建博望镇综合文化站,改建、扩建了新市、丹阳镇综合文化站,目前,三镇文化站皆为国家一级文化站。

生态文明的“示范区”

横山风景区

青山如黛,碧水如澄。

博望大地,满目苍翠。

无论是当初的博望三镇,

还是如今的博望区,

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,

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博望区严格落实“1515”生态红线,推进“三大一强”专项行动,围绕“减存量”“关污源”“建新绿”等7大行动,聚焦企业搬迁、全域水系治理、农村三大革命、全域绿化提升、园区循环化改造、非煤矿山整治等重点领域,做活“山、水、绿、净、优”五篇文章,打造“水清岸绿产业优”的新博望。

千亩茶园

全力打好蓝天、净土、碧水三大攻坚战

近年来,博望区大气PM2.5、PM10实现双下降;石臼湖拆除围网,全面禁渔,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Ⅲ类标准;关停全部7家非煤矿山,快速高效推进生态修复治理;完成区级7条主要河流60公里河道两侧护坡、河道内污染物清杂清障。

石臼湖

坚决打赢农村环境“三大革命”

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全区垃圾污水厕所治理市场化服务实现全覆盖;建成污水处理基站55座,污水主管网97.4千米,支管网219.8千米;改造厕所6508户,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;完成3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末端管网提升改造;启动实施三镇350个台区农排线路改造。完成419条渔民住家船和1504条持证生产船及辅助船拆解,解决了700多个渔民的就业问题。

百峰村

双尹村

积极推进全域绿化提升

“河湖长制”“林长制”“路长制”全面推行。建设42条“四好农村路”,完成人工造林1700亩,退化林修复500亩,森林抚育13500亩,封山育林4000亩,实现新、老314省道等多条道路绿化,成功获批省级森林城市。

东向发展的“先行区”

地处皖苏边界,

与南京江宁区唇齿相依、无缝相接。

独特的区位优势,

让博望成为马鞍山

东向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。

博望高质量推进“江宁-博望”一体化、交通一体化、产业一体化、服务一体化、生态保护一体化、社会治理一体化,打造南京周边最重要的卫星城。

2018年,博望区出台《关于加快宁博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。坚持与南京规划互融、产业协同、交通互联、服务共享、联防共治。启动《博望区与南京市产业联动协同发展规划》《博望区与江宁区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》编制工作,推动江宁西部片区开发与博望百峰美丽乡村共建。

百峰村

产业协同

从南京等长三角地区招引并在建的住方智能工厂、津上高端精密数控刀塔车床整机及母材建材、乔崴进精密龙门加工中心等5个项目进展顺利。新签约了总投资20亿元的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基地项目。

交通互联

S442东延、S446等道路建设稳步推进,连接江宁区百仙路、金家路、丹新河景观路3条道路开工建设。宁博省际互通道路限高限宽架拆除、常合高速交汇口建设等工作成功纳入宁博合作2020年计划。

服务共享

签订《关于建立区域科技联动发展的合作协议》,博望新城中医院与江苏省中医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,与南京第一医院深入洽谈。全力打造“体育 旅游”示范区,依托横山风景区和奥运冠军之乡新市镇推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,举办全民定向越野挑战赛和长三角城市山地自行车越野邀请赛。

联防共治

博望区与溧水、江宁在环境保护、渔业、林业等方面进行共管共治,共建皖苏“两省一街”警务室,解决省界治安难点。

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永霞

通讯员 苏诚

图片由博望区委宣传部提供

图表制作:马鞍山发布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
责任编辑:陈敏娟

核校:傅中平

值班总监:谷雨、王小明

审核:陈峰

很赞哦!

随机图文